瑜伽冥想是什么?瑜伽冥想的起源与功效

  发布时间:2025-05-01 19:49:1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瑜伽冥想是什么?“瑜伽”是梵文“Yoga”的译音,源于梵语“优吉”,最初的意思是驾驭牛马。“瑜伽”两字是唐朝玄奘翻译的,在此之前佛典的汉语意译为“相应”,是“连结”、“联系”、“结合”、“一致”的意思 。

瑜伽冥想是瑜伽什么?

“瑜伽”是梵文“Yoga”的译音,源于梵语“优吉”,冥想最初的什瑜意思是驾驭牛马。“瑜伽”两字是伽冥功效唐朝玄奘翻译的,在此之前佛典的起源汉语意译为“相应”,是瑜伽“连结”、“联系”、冥想“结合”、什瑜“一致”的伽冥功效意思,即通过练习使自我与内在的起源精神因素相结合,把精神和肉体结合到和谐统一的瑜伽最佳状态,把生命和大自然结合到最完美的冥想境界,还代表着个体与某种高于一切的什瑜东西的结合,是伽冥功效为了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达到了这样的起源状态,也就进入了完美瑜伽的状态,这也就是瑜伽冥想状态。

“冥想”这个词来源于梵文的DHYANA。在汉字里“冥想”的意思是“闭着眼睛进行深思”。古时把这个词翻译成“禅”,达摩祖师把“禅”传给中国,又由中国传给日本,在日本叫“ZEN”。佛教又称“打坐”、“静坐”。在禅学中,冥想法被叫做“安般禅法”。现在的冥想又称为“静心”、“静修”。

瑜伽冥想的起源与功效

瑜伽冥想产生于古印度。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它的东、南、西三面临海,北面则是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处热带,气候炎热,每逢雨季,大雨倾盆,水灾泛滥,而到旱季,气温剧升,有些地区气温最高可达49℃,热风肆虐,树叶凋零,路无行人,野无农夫,鸟不飞,兽不走,地上寸草不生,整个世界静悄悄地照射在烈日当空的白热强光之下。洪水、热风带来疾病伤痛,每年都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面对艰难困苦,人们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人的一生是如此地短促,除了受到自然条件的磨难,还要受到疾病痛苦的折磨,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由身体的痛苦而产生心灵的痛苦,产生了活着的烦恼。要想长寿而健康地活下去,要想人类繁衍生长,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必须面对“疾病”、“死亡”、“肉体”、“灵魂”及人与宇宙的关系。

五千年以前,带着上述问题的人在覆盖于印度喜马拉雅山麓地带的原始森林中修行时,无意中发现各种动物患病时能不经任何治疗而自然痊愈,因此他们仔细观察动物,看它们如何适应自然的生活,如何实施有效的呼吸、摄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他们学习模仿各种动物的姿势,将这种紧张及松弛的方法运用于人体时,竟然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最初的瑜伽产生了,这种调整身体的方法即“体位法”。他们又发现:“气”为宇宙自然万事万物化生的根本,身体小宇宙的“气”与大自然的“气”如果不和谐,就会产生疾病,而“能控制呼吸,就能控制生命。”为调整紊乱浮动的气,于是产生了“调息法”。他们发现与浩瀚的宇宙及大自然比较,“我”是多么的渺小,他们审视着这个渺小的“我”所拥有的烦恼和痛苦,同时也在思索着:这些痛苦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做才能消除这些痛苦,使自己获得安宁?他们在沉思中意识到,人心是向外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常受外界的刺激,每次受外界刺激心就为之动摇,因此人心常紊乱不安。他们发现,人们可以把浮动不安的心和真实的自我联结在一起,当本来的自我,在与宇宙的根本存在有浑然一体(天人合一)的感觉时,身体、心灵和自然就能得到和谐统一,心就能获得永恒的安宁,由此探索出控制心理的手段,这便是瑜伽冥想法的缘起。

于是,这个一向为感觉所驱使、一直成为感官的奴隶、已被本来面目烦恼不堪的自我,便知道了自我控制感觉,使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认识到,人与宇宙应该是统一的,不是人与宇宙的形状相似,而是它们在本质上的融合。宇宙是浩瀚的,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在空间上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它化生万事万物既变化无穷又浑然一体,它的本质是广阔、包容、创造、协调,而这些本质缩影到人身上,便是胸怀宽广,忘我无私,朝气蓬勃。

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高智慧的科学者,他们春夏秋冬常年在冰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下修行。修炼后,普遍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都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减轻了对自然、疾病的痛苦,心灵的痛苦也得到了解除。瑜伽的技能有难有易,有简有繁,由于人的秉性不同,修炼的成果也不一样,而那些禀赋更高、更能明了人生意义的人们,则远不满足于粗浅的表面的修炼及所得,他们开始了更为严格更加高级的修炼。在实施这些技能的过程中,他们无意中体验到一些特有的生理、心理现象,乃至触发了某些至今连科学家都无法解释的人体特异功能,高级瑜伽由此产生。

  • Tag:

相关文章

  • 面对背叛如何释怀?2025情感导师六点建议帮你走出阴霾

    谈到“女人出轨,男人如何应对情感难关?”这一敏感话题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情感背叛带来的伤害是深刻且持久的。这不仅打破了信任的基础,还可能导致自我价值的质疑和情感混乱。面对这样的困境,无论作为当事人还
    2025-05-01
  •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简述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1863-1945)创始的一种智力结构的理论。1904年,他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当时已有的各种智力测验材料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结构。这个学说认为
    2025-05-01
  • 鲶鱼效应是什么意思?鲶鱼效应的经典案例与启示

    鲶鱼效应是指采用某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或个人活跃起来,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
    2025-05-01
  • 什么是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这种兴奋状态特点是:动作、行为增多与思维情感活动一致,身体各部分的动作是协调的,协调的动作、行为增多同时,伴有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增强,并伴有自身感觉良好的舒适感。突出特点是
    2025-05-01
  • 思念无尽,心如驰骋,别离后依旧奔腾不息的思念

    思念如马,一旦别离,便如马蹄不息。这句话描绘了人们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眷恋。当两人分别之际,都会经历一番难舍难分的情感波折。本文旨在探讨这种浓烈的思念之情,并分享一些抚慰心灵的方法。一、思念之苦当与某人心
    2025-05-01
  • 瓦伦达效应是什么意思?瓦伦达效应的启示和经典案例

    瓦伦达效应是什么意思?个体为了实现预期目标时所伴随的患得患失心态,称为“瓦伦达效应”或“瓦伦达心态”。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钢索表演艺术家,以精彩而稳健的高超演技闻名。有一次,他需要为重要的客人表演。
    2025-05-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