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时,我才特别快乐

  发布时间:2025-05-01 19:55:3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宝宝也是哲学家》里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注意力“高度涣散”与“高度集中”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其实殊途同归,都可以引发某种“无我”的感受。我 。

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在《宝宝也是我哲学家》里提到一个非常有趣的观察:注意力“高度涣散”与“高度集中”这两种完全相反的状态其实殊途同归,都可以引发某种“无我”的特别感受。

我们已经明白,快乐服用致幻剂之后那种“自我消融,我天人合一”的特别感受是注意力高度涣散时产生的主观体验。

与此完全相反的快乐状态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将所有认知资源集中于一点。我这对应的特别主观体验就是心流(flow),“这种体验来源于完美而有效地执行自己的快乐计划,如跳舞、我投篮或完美地写作”。特别处于心流状态时,快乐人们会全神贯注于自己正在完成的我任务,意识不到时间的特别流逝,甚至也意识不到自己的快乐存在。换句话说,人们在产生心流时有种强烈的“忘我"感受。

迷幻→注意力高度涣散→无我;

心流→注意力高度集中→忘我。

有趣的是,“无我"与“忘我"这两种体验,都经常与“狂喜”的情绪联系在一起。我们能在各种资料里看到人们描述自己如何在迷幻或心流状态下感受到狂喜,走上人生巅峰。

这样看来,“自我”简直就是快乐的天敌。而这也是一个有趣的悖论:照理说,感受快乐的主体应该是“我",难道不是“我感觉很快乐”吗?可偏偏就是在感受不到自我的这两种极端状态下,人们才很容易体验到极致的快乐。

请回想一下,你在哪些场合下能体验到“无我”,哪些场合下能体验到“忘我"?你有没有在这些场合里体验到强烈的快感?你会如何解释“没有我时,我才特别快乐”这个奇怪的悖论呢?

  • Tag:

相关文章

  • 沙盘感悟 丁丁,成长感悟

    人有时候是区分不清楚现实和幻想的。 外在的东西太熟悉,让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那里了。 沙盘是个时间机器,带着我们在不同的时空和频道走动。当放下一个沙具的时候,你不知道为什么而放下,当那些因为同一个情
    2025-05-01
  • 心理对答女孩子怕冷怎么调节情绪

    导读理解冷感的情绪背景女孩们常常因为生理原因或感情因素,对冷有着独特的感觉。生理上,女生的体温普遍较低,特别是在生理期或体质较弱的情况下,冷感更是明显。然而,情绪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会加重她们的怕冷情绪
    2025-05-01
  • 心理解说北京面对一个叛逆期的孩子怎么办

    导读叛逆期的理解与接纳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叛逆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尤其在大城市如北京,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环境往往让家庭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开始表现出对权威的不满,渴望独立,
    2025-05-01
  • 怎么教孩子亲子关系好呢

    导读建立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亲子关系的良好建立依赖于双方的信任和尊重。父母需要明白,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因此,在与孩子交流时,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们。培
    2025-05-01
  • 准大学生”当心“理想间歇”,

    随着高考录取结果的公布,一批批考生陆续接到了录取通知书。这时,许多考生开始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作为高校的辅导员老师和学哥学姐却有许多事情要提醒未来的大学生们。对心理落差要有准备 药学院大一学生丛玉杰
    2025-05-01
  • 心理答复孩子多动挂哪个科室

    导读多动症的初步了解多动症,医学上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通常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等特征。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还可能对
    2025-05-01

最新评论